设置

关灯

第70章 第七十爆(第3/5页)

堂动荡,兴哀帝不得不重用宰相为他留下的学生宁忱,却不想,就此开启了大兴的亡国路。
宁忱结党营私,很快成为朝堂中最大的文臣党派,开始与兴哀帝夺权,废除宰相曾经呕心沥血改革的政令。
兴哀帝怒不可遏,却一时间找不到节制打压宁忱的办法,因为宰相为他留下的种种后手,宁忱都一清二楚,根本不惧怕。
最后,是当年敢当朝指着先皇骂昏君的老谏官,站了出来。
他秘密求见兴哀帝,
“为了陛下,臣的性命、清誉又算得了什么,就用臣这一条老命,帮陛下撞开这拦路巨石”
兴哀帝当场落泪,坚决摇头拒绝,不让老谏官牺牲自己。
他弯腰去扶老谏官,老谏官却怎么都不肯起。
已是白
“臣,请陛下准许”
这一刻,老谏官回忆起的,是他人生的几次罢官复起,是他被先皇无数次的训斥大骂,是他那日差点被拉下去,满门抄斩。
是当年的少年太子为他长跪求情,保下了他们文家老小。
是太子登基为帝后,每次都会认真听他的谏言,询问他的意见。
是太子登基为帝后,每次见他时,都会笑着唤他一声“文卿。”
文卿,文卿。
文老谏官这辈子,被先皇阴阳怪气地叫了大半辈子的“文御史”,骂了大半辈子的“文老货”。
只有新君,会笑着唤他一声
“文卿。”
文卿,文卿。
君以国士待我,我必国士报之。
老谏官重重叩首,第一次没等皇帝叫起,便颤巍巍起身。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兴哀帝,转身出了御书房。
他走得昂首挺胸,如同他当年刚中了探花,意气风
回首往昔,匆匆岁月。
他人已苍老,心却从不曾老。
文家,三代谏臣,清正勇直,从不怕死
第二日早朝。
老谏官当朝痛斥宁忱党派种种作为,最后叩首道“臣请陛下严查这些贪官污吏,就该满门抄斩”
宁忱气得破口大骂,冲上去就要与老谏官撕打。
老谏官起身,不屑地看了一眼宁忱,随即冲向蟠龙金柱,以头撞柱,死谏。
老谏官满头鲜血,倒下时,他努力看向皇位,嘴唇轻微颤动。

当他看到皇位上的兴哀帝,正
宁忱惊呆
撞柱死谏。
民间素有清名的文御史,当朝撞柱死谏,这一次,谁也救不了他们了
兴哀帝坐
他努力忍住泪水,拍案而起,怒吼着叫来侍卫,把那些贪官污吏,一个个拖了下去。
他便如老谏官死谏得那样,下了命令“严查罪证确凿者,满门抄斩”
被拖出去的官员尖叫哀求,哭得一塌糊涂,却没人敢站出来阻止。
宁忱气得身子
宁忱看着老谏官尸身的目光,恨毒得几乎想冲上去鞭尸
兴哀帝的这一次雷霆震怒,伴随着老谏官的撞柱死谏,把无数奸臣党羽送上了断头台,宁忱几乎被打落谷底,一蹶不振。
这是皇帝派系最大的一次胜利,是用老谏官的生命换回来的胜利。从此以后,皇帝派系乘胜追击,大奸臣宁忱只得暂避其锋芒,转为暗中
屏幕上,弹幕多得都看不见画面了。
「为什么死得永远是忠臣良将为什么啊呜呜呜」
「刚正的文大人啊,抛弃了自己重视一辈子的清名,冒着死后被奸臣栽赃诬陷的风险,以命为兴哀帝压下了宁忱。我眼泪哗哗的。」
「幸好兴哀帝写下了忠臣录,幸好齐太祖愿意为忠臣们翻案,不然就真的让宁忱得逞了」
「君以国士待我,我必国士报之。我看见这句话真的哭得不行」
奸臣们被排队砍头,兴哀帝则私服出宫,去送了老谏官最后一程。

兴哀帝几乎不敢去看文承直,他眼中含泪,却说不出愧疚的话,觉得那太过虚伪。
文承直却搀扶着兴哀帝坐到一旁,温和地宽慰他道“陛下无须伤心,父亲生前便说过,能为陛下效忠,能得陛下看重,是他之幸。”
“纵是一死报君恩,他也心甘情愿。”
文承直转头看向棺椁,笑着轻声道“君以国士待我,我必国士报之。我们文家,四代皆如此。”
宁死不悔,百死不怨。
兴哀帝再也忍不住,眼中落下泪来。他视线模糊地看向棺椁,却仿佛看到了老谏官,正站
老谏官,文清志文御史,颤巍巍地对他躬身一拜,笑出了皱纹。
文清志笑着拱手对他说“陛下,老臣就此拜别陛下。”
“请陛下保重”他恭恭敬敬地一礼,身影缓缓消失。
兴哀帝再也忍不住,痛哭失声,几乎要扑到棺椁上。
文承直赶紧搀扶他,不住劝慰,许久才劝住他。
最终,兴哀帝整理衣冠,郑重对着棺椁躬身一拜,泪珠滚落。


天才1秒记住:jiriyoupin.com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